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

僧伽終身教育座談會第四場次—開放空間討論主題中各個議題重點整理

無標題文件
開放空間討論主題中具有較高共識之主題
1.課程結構設計,結合弘法和寺院生活模式,結合實際生活,結合佛 法與修行。 ◎x13 個
2.成立一個研發禪修教學團隊。 ◎x12 個
3.寺院不一定要辦法會,可多做服務社會的活動或開課教學 ◎x8 個
4.南傳淹台灣,北傳禪法要弘揚,修法要紮根。 ◎x8 個
5.接引年輕人學佛的重心是什麼─以健康的身心為目標 ◎x7 個
6.本土(漢傳)的禪法似乎斷層 ◎x7 個
◎ 代表與會者給予的認同點數,上述內容是點數總數較高的前四名。

開放空間討論主題中各個議題重點整理
1—議題:1A 佛教國際化的問題
1. a 我認為可藉由善女人的團體,認識當地諸寺院文化與趨勢。 b 社區大學。c 進住當地寺院學習語言。 ◎x1 個
2. 慈濟大學開辦華語師資班,出家眾免費。 ◎x1 個
2—議題:1B 佛教僧伽終身教育的下一步?困境?如何解決? (僧伽終身教育的下一步)
1. 成立基金會。 ◎x4 個
2. 社區化,靠團隊服務。培養法師能力,能到社區免費服務。結合其他宗教的師資,整合捐款,以募集基金來協助僧伽,能安身立命。 ◎x3 個
3. 提昇僧格,才有未來。 ◎x2 個
4. 解行並重。 ◎x1 個
5. 問題如何資源互相分享(整合),放在教育。 ◎x1 個
6. 僧伽終身教育,人人有責。 ◎x1 個
A. 請長老提供硬體,給具軟體的法師使用。 ◎x1 個
B. 需要有法,才能住持,要有密集式修行。 ◎x1 個
3—議題:1C 僧伽終身教育學習,同行同願修行,互助互惠成長,善用資源、聯合人才
1.希望有個學習平台,能互相支持。 ◎x6 個
2.互助、互惠、同行、同願。現代需要心靈診所,不限出 家在家。善用資源、聯合人才。 ◎x5 個
3.聽經聞法最大的困難,掛單常受阻門戶之見。 ◎x4 個
4.(1).原始佛教的行持 (2).要時常僧團集合(一年二、三次) (3). 以戒為師。 ◎x3 個
5.如何集中資源發揮力量,自利利他。 ◎x3 個
6. 資源很多,受門戶之見,不能資源共享。 ◎x3 個
7.善用可用的資源,還是有很多的發揮的空間。 ◎x3 個
8.一年二、三次集合太少。最好一個月一次,有課程能密切聯絡方便進修。 ◎x1 個
9.有沒有落實佛法的精神,而非表面高舉佛法。 ◎x1 個
4—議題:1D 如何共享資源,減少山頭本位主義?
1. 建立一個類似中途之家的叢林道場,可供僧伽角色轉換過程的安 住所。 ◎x4 個
2. 本位主義不是錯,他們也是從小開始,還有一些中小企業,茁壯 了就再有「社會責任與義務」,要讓長老級知道這社會義務進去,他們有了資源,那要如何一起來盡社會義務。 ◎x1 個
5—議題:1F 修學經驗如何分享
1. 「教育」=生命自我的覺醒,而非知識性分享。 ◎x4 個
6—議題:1G 將來的佛教與社會的融合
1. 寺院不一定要辦法會,可多做服務社會的活動或開課教學。 ◎x8 個
2. 這個議題很大,但達賴喇嘛說世界和平的議題很大,但每個人都可貢獻一己之力,來促進和平。 ◎x4 個
3. 佛法很深奧,如何深入淺出的介紹,並自我反思。只要每人盡一己之力,團結是力量。 ◎x5 個
4. 基督教方式具攻擊性(批評本土文化),不一定可以參照,主因在未融入本土社會。 ◎x2 個
5. 佛教優勢:素食,生態平衡,環保。 ◎x1 個
6. 四攝法。 ◎x1 個
7—議題:如何以活潑的佛法,引導年輕人來銜接佛教的重任
1. 接引的重心是什麼─以健康的身心為目標。 ◎x7 個
2. 新鮮感。 ◎x3 個
3. 聆聽年輕人為先,不談佛法,談心。 ◎x3 個
4. 以戒律為重心,將約束年輕人的入佛之道。 ◎x2 個
5. 以藝術,實踐為活動方式。 ◎x2 個
6. 弘法者自我成長。 ◎x1 個
7. 內觀中心青少年參予多,居士多辦。 ◎x1 個
8—議題:僧人依僧團而住的方便與困難
1.領導者需宏觀,建立好制度、好道風。 ◎x3 個
2.僧團的和合帶領僧眾安心修行。以六和敬來安僧辦道。 ◎x1 個
9—議題:佛教音樂的現代與未來發展
1. 印度語言之音節有類似台語音樂之寧靜,梵唄,在中國漁山梵唄,創造出中國佛教之梵唄,發展蓬勃。以音樂供養。 ◎x4 個
2. 以音樂供養有讚嘆淨化磁場避干擾之功用。 ◎x1 個
3. 和天龍八部溝通。 ◎x1 個
4. 現在的佛教音樂。
A. 將法義融入音樂,易於記憶,且應用在生活上。例如:慈囊仁波切發起邀請齊豫唱頌佛子行37 誦,引起廣大的迴響,並透過佛子行的法義解決生活的心靈困境。 ◎x2 個
B. 中國音聲修練法,自己成為一個樂器。 ◎x2 個
C. 梵唄:法會之前與之後的聲音供養,直達天聽。 ◎x1 個
10—議題:佛學院教育落實僧伽終身教育的角色與功能
1. 課程結構設計,結合弘法和寺院生活模式,結合實際生活,結合佛法與修行。 ◎x13 個
2. 僧團要能養老與照顧,道德觀念。 ◎x5 個
3. 終生學習提供平台給機會。 ◎x5 個
4. 居士學會提供僧伽終身學習的護持。 ◎x3 個
5. 輪流安居用功。 ◎x2 個
6. 課程設計:增心理諮商,有助將來弘化。 ◎x2 個
11—議題:比丘尼平衡的內修外弘的修道生活 (怎樣是比丘尼平衡的內修外弘的修道生活)
1. 南傳淹台灣,北傳禪法要弘揚,修法要紮根。 ◎x8 個
2. 本土(漢傳)的禪法似乎斷層。 ◎x7 個
3. 內修顧好,外弘就沒問題。 ◎x5 個
4. 比丘尼自己教育自己,才可發揮長處。 ◎x2 個
5. 台灣的比丘尼應自我覺醒 / 共住、守戒。 ◎x2 個
6. 比丘尼與比丘尼住,因為比丘男人沙文主義,會有缺失。 ◎x1 個
7. 小結:
A. 肯定比丘尼角色、身分 ◎x2 個
B. 以戒法守護身份 ◎x1 個
C. 紮根禪修實修 ◎x2 個
D. 生活中包含解門學習,外弘責任 ◎x1 個
E. 共住共學的規約保護
12—議題:B 禪修教育與身心健康 (禪修教學與身心健全)
1. 成立一個研發禪修教學團隊。 ◎x12 個
2. 如何簡單方法得到專注,可讓年輕人容易上手。 ◎x2 個
3. 禪修方法能帶入鄉下與老人社區。 ◎x1 個
4. 心不住過去未來回到現在。僧伽終身教育上課禪修老師要培育。身心健康,飲食的調養,運動及工法很重要。 ◎x1 個
5. 正念減壓方法,遇到問題當下可用 STOP(停下來、呼吸一下、觀察身心,繼續),以「回應」問題取代「立即的反應」。 ◎x2 個
13—議題:2B Dhama English / Chinese→佛學英文 / 中文教學,Sangha talk 讀書會,English Club,th. Materials development→中文,一個月兩次
1. 實用生活:坐飛機、填表格、進海關 ◎x2 個